沪市7月9日盘中完成调整,连续8个交易日上涨,牛市特征彰显无疑。上涨同时在成交量上也得到充分的配合,两市成交再次突破1.7万亿元,连续4个交易日突破1.5万亿元。
受消息面的影响,A股市场7月9日开盘涨跌互现,但几乎平开,场外资金呈现的跑步进场态势,直接推动股指震荡向上。而科技板块受到资金的追捧,直接推动创业板指的飙升。
午后,券商股龙头光大证券(601788)涨停,带动券商股整体上扬,从而推动股指震荡攀升。而后,钢铁、煤炭板块接棒相继出现急涨稳定大盘上涨态势。而银行股的低迷,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股指攀升的步伐。
至7月9日收盘,上证综指涨1.39%,报3450.59点;深证成指涨2.6%,报13754.74点;创业板指涨3.98%,报2757.65点。
7月9日,沪深两市成交总额1726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5426亿元大增1836亿元。其中,沪市成交7514亿元,比上一交易日6968亿元增加546亿元,深市成交9748亿元。
沪深两市共有232只股票涨幅在9%以上,没有一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北向资金7月9日合计净流入79.5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33.28亿元,深股通净流入46.23亿元。
科创板116涨6跌。涨幅最大的是新上市的国盾量子(688027),盘中最大涨幅突破1000%,创科创板上市首日新纪录,最后收涨923.91%;跌幅最大的财富趋势(688318)收跌2.83%。
军工股强者恒强
在板块方面,军工股继续得到资金的追捧,亚星锚链(601890)、中航沈飞(600760)、中国卫通(601698)、中直股份(600038)、安达维尔(300719)等逾10只个股涨停。
光刻胶板块走强,飞凯材料(300398)、强力新材(300429)等涨停,雅克科技(002409)、永太科技(002326)等涨逾4%。
券商股出现震荡,除龙头证券继续涨停外,浙商证券(601878)、兴业证券(601377)、第一创业(002797)等均涨停,长江证券(000783)涨逾7%。
银行股的走弱拖累了股指攀升的步伐,杭州银行(600926)、常熟银行(601128)、浙商银行(601916)、光大银行(601818)等调整态势明显。
指数层面
可能由前期的快速上涨转入震荡上涨阶段
国泰君安表示,市场将继续维持强势格局。两市成交额连续四个交易日维持在1.5万亿元以上,增量资金正快速流入股市。市场做多情绪较强,在如此充沛量能情况下,个股将保持较高活跃度。市场机会非常多,指数也有望保持震荡上涨趋势。市场热点将继续在低估值蓝筹和科技股之间轮动。指数层面可能由前期的快速上涨转入震荡上涨阶段。消息面上,昨日盘后证监会集中曝光258家非法从事场外配资平台名单,近期还将曝光100多家非法从事场外配资活动的平台名单。这一消息或传递出监管层期待慢牛的信号。指数短期过快上涨不利于行情的持续,在行情启动初期规范市场参与资金也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操作上国泰君安建议持股待涨为主。市场总体处于普涨态势,涨幅小的品种后续也将迎来补涨,目前应避免追涨杀跌频繁换股。建议继续关注低估值蓝筹及科技两大方向。蓝筹板块方面可关注券商、保险、有色、煤炭等。科技股方面可关注消费电子、国产芯片、新能源汽车。
国盛证券指出,科创、科技将是三季度最强主线:首先,外部冲击钝化。其次,下半年科技成长板块景气度有望边际改善。与此同时,近期科技还获得市场资金有力支撑。此外,创业板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加速落地,将继续引领科技行情推进。后续,科创板有望成为科技主战场,科创板首轮牛市也有望在三季度开启。1.科创板聚焦科技领域最优赛道,引领未来产业发展趋势;2.科创板盈利、成长优势已展露头角,具备基本面支撑;3.科创板有望迎来存量、增量资金携手增配。一方面,科创50指数设立为ETF开辟道路,科创板基金规模与纯度双升,持续定向灌溉;另一方面,存量资金配置比例逐步提升,配置潜力巨大。4.短期估值不是核心矛盾,解禁冲击可能导致的回调更是绝佳的配置良机。因此,看好科创板牛市三季度开启,长期科创板有望孕育中国版纳斯达克。
天风证券指出,市场情绪仍然高涨,但市场普遍关注的是这波行情的可持续性。当前以大金融为首的低估值板块估值得到一定修复,估值差距收敛后,还是看好想象空间大,估值弹性大,在牛市中股价弹性更高的科技股成为下一个轮动的核心方向。具体板块看好,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另外,中报季来临,密切跟踪和关注公司业绩兑现情况及超预期公司的投资机会。中长期看,依旧看好优质的消费、医药和科技龙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能享受到更高的估值溢价。
美团堪称今年上半年最大黑马
目前,上市互联网公司整体呈现出“两超多强”的格局,但在“多强”中,美团作为今年最强的一只黑马,半年实现市值翻倍,直冲进1万亿港元大关。
6月16日,美团股价盘中涨幅一度超过8%,最终收涨7.84%,市值突破万亿港元。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美团市值又暴涨了2000亿港元,最新总市值1.2万亿港元的成绩,在港股已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中,美团已经把京东、网易等多家公司远远甩在身后,稳坐第三的宝座。
自2019年起,美团的股价便一路高歌猛进,今年更是仿佛火箭上行。2019年一年,由年初的最低点40.25港元直接飙升至103元左右,股价大涨130%;2020年以来,股价更是不到半年就实现了翻倍,由3月中旬70.1港元的低点直接跃升至210港元左右的高点,近三个多月的涨幅高达175%,市值暴增超8000亿港元。
其创始人王兴的身家也不断增长,根据全球富豪实时排行榜的最新数据,王兴排名不仅已超过刘强东,更进入全球富豪榜前百位,以1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40亿元的身家排名第85位。
京东、网易强势回港加入战局
事实上,除美团“异军突起”外,港股互联网公司的排位也在京东和网易的强势回归下产生不小的变化。
今年以来,中概股公司在美国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监管环境,估值、股价等各方面本就受到很大影响,再加上4月初曝出的瑞幸和好未来财务造假事件,更加剧了中概股的不信感,也刺激了美国5月通过立法,可能限制中国企业在美国交易所上市或从美国投资者募集资金,以上因素都越来越严重地压缩了中概股的生存环境。
与之对比的是,2018年港交所则放宽上市限制,允许内地企业以第二上市形式在港挂牌,因此,不少在美上市的优质中概股考虑归港二次上市,京东和网易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6月11日,网易率先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123港元;随后一周6月18日,京东也正式在港上市,发行价为226港元。
在回归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两者均取得不俗表现,不仅一举夺得港股上市互联网企业市值四、五名的位置,自上市以来,京东和网易更是分别上涨近20%和近30%,较上市首日7300亿港元和4561亿港元的市值均大涨了900亿港元左右。
不断扩张的市值表明,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频繁受到资金青睐,在当下A股市场引领全球反弹、港股科技龙头涨势强劲的背景下,国内市场颇具吸引力。而香港资本市场,在已经拥有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小米等中国顶级互联网公司的情况下,网易和京东的回归颇具号召行,有利于资本的集聚效。预计京东和网易只是“打头阵”,未来有更多优质中概股回归。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是美股千亿美元俱乐部中唯一未回归港股的巨头,此前有消息称拼多多也在考虑归港,但拼多多发言人称,公司资金流重组,目前暂无二次上市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