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周二收盘时,英科医疗尚有4.5万手封单封死涨停,按最新价计算,约合7.5亿元资金。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9年的7年间,英科医疗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仅为7.17亿元。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实现的净利润,将是过去7年总和的3倍左右。

或许正是这份业绩预告,才让英科医疗本周连续两天一字板涨停。至于业绩暴增的原因,英科医疗方面表示:
(1)报告期内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全球一次性防护手套需求激增,公司一次性防护手套产品售价有较大增长,使得公司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均有所提升;
(2)2019年8月起公司安徽生产基地陆续有PVC手套生产线和丁腈手套生产线投产,使得报告期内手套产能同比有所增加;同时公司通过内部的不断精益、改善和创新,进一步节能降耗,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品质,对公司毛利率提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报告期内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从中国进口的多种医疗产品免除了进口关税,其中包括公司的主要产品丁腈手套,相关关税的免除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公司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4)公司在口罩、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贸易板块的增长,也对业绩增长及毛利率提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7月13日飙涨神话继续,当天英科转债开盘不久涨幅便超过20%,触发第一次临时停牌,10:00复牌后涨幅迅速扩大到30%。随后,深交所公告显示,英科转债盘中第二次临时停牌,并于10时34分33秒复牌。而恢复交易后,英科转债涨幅继续扩大,一度涨近60%,最高触及1366元。“债中茅台”当真名不虚传。
7月14日,英科转债小幅下跌5%,收盘报收1177元,继续领跑转债市场。而此前可转债最高价出现是在2015年,通鼎转债在当年5月22日创出最高价,为665.99元。如今英科转债不仅刷新记录,甚至几乎将记录翻了倍。

一是持有债券等待上市公司赎回,赎回价格是100元债价+0.5%(第一年)利息,这样相比英科转债最新收盘价要亏损91%;
二是把可转债转换成股票,根据转股价和最新的英科医疗股价,可转债的转股值是1046.25元,这样相比英科转债最新收盘价要亏损11%。
不过7月13日晚,英科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 2020 年 6 月 15 日至 2020 年 7 月 10 日期间,满足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不低于“英科转债”当期转股价格的 130%(即 20.83 元/股),已触发“英科转债”的赎回条款。公司董事会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及公司实际综合考虑,决定本次不行使“英科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利,不提前赎回“英科转债”。
在小编的印象中,最近的一次是东方通信,其从2018年10月19日的盘中最低价3.6元开始,至2019年2月26日盘中最高触及36.97元,短短的86个交易日创造股价10倍神话。不过,自那之后,东方通信已回调超过50%。
再往前,短期出现股价10倍的情形得追溯到2015年大牛市期间。2015年3月26日至2015月6月2日,光启技术股价区间涨幅高达1424.29%,上涨触发因素来源于公司抛出的72亿元的定增预案,公司拟以此涉足超材料领域。不过,自那之后,光启技术股价连续震荡走低,至今跌幅超过85%。
对于非年内上市新股来说,排在英科医疗之后的是硕世生物,其在2019年12月5日首发上市,年内涨幅为634.11%。再然后是2018年4月12日首发上市的振德医疗,其年内涨幅为439.44%。

